阅读历史 |

第49节(1 / 2)

加入书签

找一个精通水性的人,这样也合情合理。

再说了,刚才他说的那句话。已经把所有人拉到自己这边了。

捕快们一听,如果牛二不下水,就让大家一起下,这哪行?马上三言两语的劝了起来。

牛二脸色发黑。

“你放心,一旦有收获,我绝不会抢你的功劳,这么多人看着呢,这份赏钱,你一个人领。”孙捕头拍了拍牛二的肩膀。

牛二脸色变得更黑了。

狗屁不会抢功劳!

赏钱自己一个人领,但这功劳……就算不抢,也或多或少会沾一点。

人是孙捕头带来的,计划是他出的,可危险是自己来的。

想起这个,牛二就觉得很崩溃。

但目前的情况,好像真的没得选。

要么就不当这捕快。

但要是平时的时候辞去捕快,倒是没什么,这个时候临阵退缩,可不是简单的。

很简单的一个比方。

万一陈县令觉得他临阵逃脱,在他辞去之前就给他定个罪,到时候怎么办?

牛二咬了咬牙,看着身后平静的河水,把外衣脱掉。

没办法,就下去吧。

他的水性确实好,从小在河边长大,不好是不可能的。

“这才对嘛。”

孙捕头也不继续说了,站在一旁等着。

“扑通!”

伴随着一阵落水声,牛二钻入清流河。

河面荡起一阵水花,很快恢复平静。

在场众人就在河面上等着。

大概等了有几分钟的时间,牛二从河里面露出头来。

“没有!”

孙捕头脸色不好。

“继续!”

如果找不到线索,回去还是没法交差。

牛二浮在河面,无语了。

这时,一直沉默的余杭开口。

“捕头,没那么简单。”

消息是余杭找出来的,这个时候余杭再说话,孙捕头对这位读书人还是给几分薄面的。

“河面虽然平静,但它始终是在流动,河里面要真有这东西,一个晚上也被冲远了。”

余杭解释道。

“咱们只能回去,把这件事情上报,然后派出所有捕快,或者找专门熟悉水性的人,沿着下游一路打捞,万一这些孩子真是落入水中,肯定能捞出东西。”

孙捕头听到这话,急忙一拍脑袋。

对啊,他怎么把这关键的东西给忘了?

“牛二,你上来吧,不用你捞了。”

牛二漂在河面上,欲哭无泪。

但没办法,这时候不用自己去捞也更好。

他只能够吃个哑巴亏,从河里游了上来,把衣服穿好。

“先回县衙,你跟我们一起走。”孙捕头看向王村长。

王村长脸色一直是苍白的,听到孙捕头的话,只能点头答应。

众人没有丝毫的迟疑,开始朝着县衙赶去。

余杭也跟在后面。

离开的时候,他下意识的转过头,看了看清澈的河面。

其他捕快倒没有什么。

余杭也不知怎么的,总感觉心头有股阴沉在伴随着。

死在肩膀的孩童

回安定县的路上,那股阴沉感仍旧没有消失。

一直到达安定县,天色已经有些泛黑。

孙捕头带着捕快们去到县衙,找到县令,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这个时候其他捕快也没有散值,就连周安也在衙门里面等着。

毕竟出了大事,随时都要听候调遣。

在衙门里面,比家里要快很多。

周安听到孙捕头的汇报,什么都没说。

他的目光在余杭身上来回看着,总感觉今晚上的余杭不太正常。

余杭的眉宇之间,带着一抹低沉。

但这个场合,他也没说什么。

陈县令听完孙捕头的汇报之后,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祭拜河神……”

说实话,哪怕他来安定县这么久了,安定县周围村落里面的习俗,多得连他自己都理不过来。

突如其来的一个习俗,估计还得回去翻翻册子。

“大人,看来得尽早安排,派出水性好的,去河里打捞。”徐师爷多了句嘴,刷了一波存在感。

陈县令从沉思之中回过神来,点了点头。

“这事情你去办。”

“今晚上吗?”徐师爷问道。

陈县令点头道:“就今晚上,越早越好。”

徐师爷清楚,陈县令这是着急了。

巡查期间,谁摊上这事儿都得急。

徐师爷心里琢磨着,这不就是自己表现的时候了吗?

“大人,我这就派人去各个村寨,负责联系水性好的百姓,连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