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节(1 / 3)

加入书签

他舍不得他的钱,杨奕能有什么办法。

杨奕能混到如今这样的地位,除了自身的聪慧之外,最脱不开的一点就是会讨景晖帝开心,景晖帝要做的事情,杨奕第一个给他办好了,景晖帝不愿意做的事情,杨奕可千万别碰。

就如这军需,景晖帝看事态还没到十万火急的地步,总想着先去苦一苦边疆的百姓和士兵,那这样,杨奕也没办法。

杜呈也猜得到原因,叹了口气,便也不再说钱的事情了。

他问道:“那首辅今日寻我来究竟是为了何事?”

杨奕捋了捋蓄着的长须,看向了坐在自己对面的杜呈,他道:“仁兄觉得,小水这孩子怎么样?”

竟然是说杨水起。

杜呈想到,或许是前几日自家那混账儿子闹出来的事情,青天白日之下,上了人姑娘的马车,叫人家爹找上门来了。

只是现下听杨奕的语气,怎么有种别样的味道?

杜呈如实道:“我也不同阁老藏着掖着,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不是那些看别人说什么,就会信什么的人。这孩子,我确实喜欢,只是,你突然同我说起这事是为何?”

杨奕这副样子,显然有事。

杨奕听到这话笑了笑,而后似是感叹,道:“难怪当初阿兄同我说,京城里头的那个国公爷是个天大的好人。”

杜呈端着茶盏的手一抖。

认了?

杨奕这是认了?

这十几年来,他从不曾承认过杨平就是他的兄长,可是今日竟忽地就说了这话,这一句话就将杜呈死死定住。

杜呈只觉自己喉咙都有些发干,他抖着手搁置了茶盏,哑声道:“你……你的兄长是杨平……杨绍文?”

杨绍文……已经许久没有人提起这个名字了。

杨奕笑得和善, 他这回没有否认,道:“是,杨绍文便是我的兄长, 阿兄从前在信中也多次提起国公爷来。”

书信从京城送往长都,要花费不少的银钱,杨平拢共寄过两次信件回家,第一次是他在京城安身之时,第二次便是一月后, 那个时候他已经结识了杜呈。

信件中, 杨平提起这位国公爷三回不止。

他们是兄弟这件事情杜呈并没有多惊讶,毕竟,他早就已经猜到了, 只是他没有想到, 杨奕今日会自己就提起了这事。

杜呈问出了困惑已久的问题, 他道:“所以,当年绍文他忽然失踪不见, 可是……遭遇了不测?”

他辛辛苦苦进京赶考,可只参加了秋闱,便再也没了踪影, 连带着娘子也没了踪迹, 这事实不寻常。

闻此,杨奕的神色晦暗了些许,可嘴角仍旧是挂着那抹勉强的笑, 他道:“国公爷,你是好人, 我同你说我和阿兄的故事吧。”

“国公爷应当也调查过,我家里从前穷得揭不开锅来。但其实不然, 在祖上,我们也曾富过一段时日的,有田,有闲钱,只是后来,交不上税了,田便被贱卖了,成了佃户,这日子便也越过越穷。阿兄过几年的富裕日子,也读过几年的书,而且嘛,便没这么好运了。”

“国公爷可曾知道,穷人家的父母,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

“是什么?”杜呈问道。

“是望子成龙,是望女成凤。我的父母啊,总觉着我的阿兄读过几年书,是远近闻名的聪明孩子,他们想,若他继续读下去,是不是将来能有一日参加科考,成了举人老爷呢?他们想着想着,有时候还会笑出声来,觉着人生都能有了指望。他们商量了一夜,决定还是让我阿兄继续读书,继续读下去。”

那个时候的杨奕也才不过几岁,但已经知晓世事了,别的不说,单单最直观的一点的就是,杨平继续读书了,那么他们一家人便永远都吃不饱饭了,而且,杨奕也要背着锄头下地,供杨平读书。

“怨恨吗?兄弟俩人一个在地里头干活,而另外一个坐在学堂里头读书。”杨奕自问自答道:“或许吧,从前怨过,但后来也不怨了。”

虽说众人眼中,杨平已经算是天资聪颖,但只有杨平知道,他的这个弟弟有多厉害。

若说杨平好歹还上过几年的学,但杨奕呢,从开始启蒙的年纪,家里刚好就没了钱,可谓是倒霉至极,即便是后来懂得些什么,最多也是从杨平那处得知。

但不知怎地,他就是出口成章,就是什么字都认识,杨平时常调笑,杨奕是上辈子投胎的时候孟婆汤没有喝干净。

杨平曾对杨奕说,让他去读书吧,他天生就是读书的料。

但是,杨奕不肯,杨平后来便去同他父母说,说他的弟弟才是将来的举人老爷。

但是所有人都觉得杨平是在胡闹,不过是因为疼爱弟弟而做了谎。

若是叫杨奕去读书,去科举,他们这辈子也就没了指望。

杨奕道:“夏天的草屋又热又闷,十分难熬,冬天的草屋四处漏风,一到雨天,便到处漏水,那个时候,我时常在想,这日子,可真难熬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