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4章 番外:脑洞大开的李二(1 / 3)

加入书签

“李兄觉的这一战谁能赢?”看着从嬴子启那里获得的信息,项羽忽然问道。

而他口中的李兄,也不是一般人,他叫李世民,是蜀山系列实验的特约评论员之一。

李世民来自大隋,早早的加入了征伐司,算起来如今也是帝国的骨干之一,他能文能武,既擅长高层政治又擅长军事战争。

甚至在加入帝国之后,他还学习了大量的数学知识,虽然比不上云烨、袁天罡这样的数学专家,但也算是二流数学人才。

此外,他还学习了经济学,在物质世界获取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发表了数十篇相关论文,其中有一篇还成为了帝国太学经济学选修教材推荐文章之一。

所以他就成了特约评论员,对于李世民而言,这是一个长期任务,但也是一个很好的观察世间百态、人生变化的任务。

坦白讲,这对于已经是真仙的李二而言,是一个新的学习机会,对于道果的建立是有那么一点点好处的。

所以不仅仅李二在这里观察这个实验,项羽也不例外。

虽然项羽一直以来对外的形象都是武将、武圣、武神、军神一样的人物,可是他也是从帝国小学、帝国中学一路学习,靠着自己本事考上帝国太学的人物。

这是一个热爱学习、热爱知识、喜欢战斗、崇尚战斗的学霸羽,所以他也是此次蜀山系列实验的特特约评论员。

“一定是崇祯皇帝,他的房奴勇士,本质上是府兵和耕战的结合,实力强于府兵、弱于耕战,论起综合素质、装备水平、战术理念、基层军官素质更在后金之上,这一战没有悬念。”李二想了想,很是肯定。

“除非天降陨石,否则一定是崇祯获胜!”

“后金也不是没有优势,利出一孔者天下无敌。而且他们还都是骑兵,哪怕兵器落后,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项羽谨慎的道。

不知道是不是看了史书的关系,项羽自从少年时代开始,就比较谨慎,该冲的时候冲,但是其他时候却一直很是小心。

瞥了一眼和史书上那位霸王不是很像的项羽,李二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如果从概率上讲,这一战大明获胜的机会是九成,剩下的一成是意外。但从现实来看,大明几乎是注定会胜利。”

轰!

轰!

轰!

上百门火炮,在学习了数学、学习了抛物线、学习了几何知识的新式炮兵们的操作下,发出了怒吼,也标志着决战的开始!

这一战果然就像李世民说的那样,大明胜了!

项羽猜测的意外,并未到来!

所以面对这上百门指哪儿打哪儿的大炮、面对着数百名狙击手、八万之数的房奴勇士,后金根本就不是对手。

即使刚交锋不久,眼尖的皇太极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可还是败得很惨很惨,因为这一次的大明,有足足三万的龙骑兵。

这些龙骑兵虽然骑术不怎么样,大多不过是草原上娃娃的水平,可他们手里有枪,燧发枪之下人人平等!

管你是蒙古牧民还是后金八旗,管你是高高在上的贝勒爷,还是底层的旗奴,通通一枪了账!

一枪!

一枪!

还是一枪!

这一战给皇太极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上百门指哪儿打哪儿的大炮,给底层士兵们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大明的黑枪!

崇祯二年东,大明和后金决战与蓟镇,一战之后天下震动,崇祯趁机带领军队,占领了蓟镇、辽镇。

在大义和房奴勇士武力的双重保证之下,蓟镇、辽镇中这些刚成型不久的军阀,便彻底向崇祯皇帝投诚。

不投诚也没其他活路了,论实力他们连后金都打不过,凭什么敢和崇祯的房奴勇士豪横?至于大义,崇祯就是大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下,还有啥好争的?

至于起兵造反逃到后金,那是白痴才会产生的想法。但凡在大明能活下去,谁愿意投靠后金呢?

借助着大胜,崇祯彻底掌握了蓟镇、辽镇这两个兵额最多,实力最强的边镇,同时还掌握了大量辽东的土地、人口。

到了此刻崇祯的威望已经有了,他甚至可以随意下发中旨。

所谓的中旨,就是没有文官大老爷们承认的圣旨。

按照此刻的朝廷流程,一封完整的圣旨,书写者可以是太监可以是文官,但圣旨的发出者一定是天子。在起草完毕之后,必须经过内阁的同意,再走上几个程序,才算是正儿八经的圣旨。

在这个流程中,朝廷的六科官员,是有权利将圣旨打回来的。如果圣旨的内容对文人不利,六科官员完全可以高举祖制的大旗,将天子的圣旨打回去。

然后这道圣旨就作废了。

如果天子强行颁布圣旨,而文官又不同意,那么这样的圣旨就是中旨,是不合礼法也不合规矩的。

至少文官们觉得,这样的圣旨不合规矩!

所以如果你以后还想在文官群体里混下去,那么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