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章 为迷途者铺道(1 / 2)

加入书签

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官职中,最难做的官莫过于治安拘留所所长。

治安拘留所是对轻微违法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实施治安拘留的场所。它是一座陶冶顽石的熔炉,它是一所挽救失足人员的特殊学校,在这里工作的每个民警,是这座熔炉里的工程师,是这所特殊学校里的教师。作为所长,便是校长,便是总工程师。黄耕道,年仅45岁,从警却已28个春秋,担任汉寿县公安局治安拘留所所长也有整整10个年头,先后收留过8000多人,这中间,除了顽石,还有荒凉的沙漠,干涸的溪沟,还有蛀蚀的树苗,枯萎的小草,亦有迷雾缭绕的山洞,深不可测的沟壑,他用一颗爱心,满腔深情,化作阳光雨露,变为春风细雨,感化顽石,滋润沙漠,装点溪沟,治愈树苗,复苏小草,探明山洞,量准沟壑,让四面八方春意盎然,使千家万户笑语飞扬。

四月,赏花的季节,违法青年毛国庆被收容拘留所。他隔绝了外面的世界,便破罐破摔,不仅拒不交代问题,反而砸碗、撞墙、打玻璃。老黄没有体罚他,一次又一次对他循循善诱,耐心开导。得知他喜欢赏花,便每天送给他一束映山红。开始,他一副玩世不恭的神态,渐渐地,他摇头,他叹息,望着那火焰般的映山红出神。

4月l7日,老黄患病卧床。深夜,雷声滚滚,大雨滂沱,树竹摇曳,呼啸刺耳,老黄放心不下号子里那些被拘人员。他强撑着身体,照着手电走进号房,来到三号房门前时,只见毛国庆双手捂住腹部,蜷缩着身子满地翻滚。他牙齿紧咬嘴唇,流出殷殷鲜血,不愿发出呻吟。老黄顾不得自己重病在身,用板车载着毛国庆,顶风冒雨送往相距七八里远的县人民医院抢救。

第二天早晨,雨后放晴,曙光初露,花的芳香,鸟的鸣叫,唤醒了毛国庆,他睁眼发现满身泥水的黄所长也躺在身边的病床上输液治疗,顿时,他心如箭穿,悔恨的泪水串珠般地流下。

人,都有后顾之忧,包括被拘人员,若能及时解除,便如鸟生双翅,翱翔自如。黄耕道,时刻不忘为被拘人员排忧解难,这对加速其改造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也是四月,也是赏花的季节,吴某被拘留,其妻正坐月子,在县城租住的房子交不出房租,房主催着要房;在农村的私房早已抵债,无力赎回。留城难,出城亦难。吴某人在所里,心在所外,时刻惦记着妻儿的生活,根本不接受思想改造。这一切,黄耕道全装在心上,他说服吴某的侄儿,为婶婶腾出两间房子居住;接着请来吴某的岳母,服侍女儿和外孙,没有粮油,他用自行车驮去;没有柴烧,他用板车拉去。吴某手捧妻子的信,感动、惭愧、悔恨。他紧握黄所长的手,竹筒倒菜籽似的,交代了二十多起盗窃案。

近三年来,被拘人员经过教育感化,大胆揭发犯罪线索,据此,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7起,挽回经济损失73万元。

九月,金灿灿的田野,沉甸甸的山峦,老黄肩背挎包水壶,沿金牛山的弯弯小道攀援,被拘人员小李解拘回家,他去进行回访教育,以巩固所内的教育成果。

他走进溪水叮咚的山村,心情是水一般明快。但当他看到小李孤寂冷清,无依无靠的生活在一间茅屋里时,心情变得大山般沉重。再这样下去,小李说不定又会外流行窃。他从村里借款一百元,改善小李的居住条件,又通过邻里乡亲为其介绍对象,结婚成家,安居乐业。夫妻相亲相爱,勤劳致富,成了闻名乡里的“小康之家”。

张吉华进了拘留所,其母病重。他申请回家探母。县公安局予以批准,并派民警陪同。一星期时光晃眼即过,儿子要走了,母亲仍卧床不起。张吉华回所,怎么也放心不下。他做梦也没想到,黄耕道专程进村,和村党支部一起商量后,请了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日夜服侍和照料他的母亲。俗话说,只医得了病,医不了命。张母年高,辞世而去。但老人去得坦然,去得安静,她给儿子留下遗言:“不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就对不起黄所长这样的好警察,娘在阴曹地府也要责骂。”

理,可以服人;情,可以感人;诚,可以动人。几年中,先后有八百多个解拘人员立功受奖,每当他们接到党和政府授予的奖状和奖金时,就要向老黄致信致电,深表谢意。其实,这感谢的何止是黄耕道本人啊!

十年来,老黄对入所人员精心管,细致教,对出所人员热情帮,诚恳促,同时,他还注重对收拘人员做好入所前的启迪,疏导工作。

山村中年妇女麦某,排队上车时扰乱秩序,受到车站派出所民警小陈的批评,她不仅不虚心接受,反而朝小陈劈面两巴掌。照有关条例,她被拘留10天。入所前,她想像中的拘留所阴森恐怖,非打即骂,日子难熬。她打了警察,进入拘留所后,不死也会脱层皮。她要丈夫顶替,法律当然不允;她又要女儿陪同,法律同样未依。黄耕道和她五次谈话,宣传所纪所规,又带着她和她的丈夫、女儿参观拘留所,让她和家人长了见识放了心。入所10天,她虚心接受改造教育,学到了许多法律知识,回村后遵纪守法,与过去判若两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