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后我做了皇后 第61节(2 / 3)
身,收敛笑容,小心翼翼地行了一礼。
时文柏看着这棵从天而降的摇钱树,颇为感慨。
谁能想到,半日前他还觉得大难临头,转眼却是柳暗花明、绝处逢生。
皇帝终究还是需要他,卫王也重新拿出诚意,愿与他冰释前嫌。
虽然他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尽信对方,但摆在眼前的好处不要白不要,横竖弯弯留在府上是浪费,不如顺水推舟给卫王做妾,待到将来卫王继承大统,再图谋中宫之位,也为时不晚。
他叫她起身,屏退婢女,开门见山道:“好孩子,这些年你受苦了,今日回归家族,再也无人敢欺辱你。我为你取名为‘绾’,以后你就叫时绾。”
弯弯始料未及,他的态度竟转变得如此之快,但此举正合她意,她跪地俯首,语气哽咽道:“多谢安国公……阿爹。阿爹阿娘在上,请受女儿一拜。”
“好好好,快起来吧。”时文柏笑逐颜开,又道,“弯弯,卫王殿下对你余情未了,有意封你做良娣,我知道妾室的身份有些委屈你,但来日方长,有的是机会夺回原属于你的东西。”
“卫王殿下对女儿不离不弃,女儿心怀感恩,又岂敢有怨。”弯弯顺从道,“阿爹放心,女儿既已是安国公府的人,往后必将尽己所能,和安国公府荣辱与共。”
近些天她日以继夜地阅读话本子,也学了些文绉绉的言辞,见时文柏点头,她笑得更加柔和,心底嘲讽却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
等着吧,这次换她来体会一把将卫王与安国公府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感觉。
时文柏欣慰地看着她,心想这女孩还真是识大体。
本来还担心她遭受了多年不公,会是个愤世嫉俗的脾性,但她却温柔如春风化雨,与一身反骨的时缨和孤僻内向的时绮截然不同。
但愿她能如“绾”这个名字,牢牢捆绑住卫王,为安国公府谋得荣华富贵。
时绾。
弯弯默念,看着时文柏提笔蘸墨,为她写下新的姓名。
她觉得“绾”字有些眼熟,突然想起曾在书中看过。
原本她不认得,是后来问过姐姐才知,“绾”有掌控之意。
她双手接过纸张,再度谢恩。
安国公对她“寄予厚望”,她定会还给他一份“惊喜”。
-
随后几日,消息逐渐在京城传开,安国公府寻回失散多年的女儿,因她与时四娘是孪生子,当年先于时四娘出生,遂由她取代先前叛出家门的那位,成为新的“时三娘。”
这位“时三娘”身世坎坷,被杭州的一户普通人家收养到十四岁,却不幸遇上孟氏的走狗打家劫舍,将她掳至长安。
她被孟大郎藏在通济坊的一座私宅中,本想与其他女孩一同训练成舞姬,却被卫王偶然发现,但未等他查明前因后果,房屋走水,女孩们皆不知去向。
再度见到,便是在荣昌王的寿宴上,时娘子因记得卫王的容貌,当场向他求助,进而揭穿了孟大郎隐藏多年的秘密。
所以从始至终都没有什么外室,而卫王的物品为何会遗落在那座宅子,也能解释得通了。
归根结底,一切皆是孟大郎搞鬼,卫王无辜背黑锅,如今终于重获清白。
至于岐王妃的控诉,纯属胡言乱语,是为了报复卫王和安国公府。
——话是这么说,然而众人听了,却只觉荒谬。
事到如今,还能粉饰太平,编造出牵强附会的说辞,简直是将大家当三岁孩童耍。
但皇帝的态度昭然若揭,他执意袒护卫王,甚至甘愿得罪孟家,识相的谁都不会去当冤大头忤逆他,索性闭口不言,无人提出异议。
反正私养外室至多是德行有亏,远不及孟大郎触犯律令来得严重,皇帝不给孟家留情面,将孟大郎下狱,已经算秉公执法。
但人们心照不宣,卫王实则与寻常男子并无差别,表面上洁身自好,背地里却也会寻花问柳。
先前他自诩对未婚妻情有独钟,如今想来,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笑话。
而且他找这位与未婚妻样貌极度相似的外室,究竟作何想,着实耐人寻味。
一时间,卫王苦心经营的君子形象坍塌,风评一落千丈,尽管明面上没人敢说,但命妇贵女们私底下提及岐王妃的所作所为,不约而同拍手称快,表示负心汉活该落得如此下场。
说罢,又为她感到可惜,这样一位奇女子,竟要背井离乡远赴灵州。
不知岐王是否也跟卫王同等做派,毕竟边塞之地、行伍之人,相比京中皇族更加不讲规矩,天晓得岐王在灵州有没有姬妾成群。
还有刚刚追认回来的另一位“时三娘”,人尽皆知她给卫王做过小,再想寻门好婚事怕是难了。
外界纷纷扰扰,时绾置若罔闻,她心安理得地待在安国公府,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她不怕苦累,态度极其认真,让时文柏和林氏深感满意。
时绮回门的时候,时绾托她为时缨带话,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