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414节(1 / 3)

加入书签

“你可给我歇歇吧。”周秋萍没好气,“像你俩这种不长脑子恩将仇报的,活该被打。以后别带着现金到处炫耀,害死自己也就算了。别搞得外国人都以为中国人跟你俩一样蠢,现成被宰的羊。”

两人都气成河豚了,却只能大喘气。

周秋萍也不是他们的妈,教育一顿总不好把人带回去,只能在地铁口丢下了这两个智商实在不高的家伙。

布达山在城郊,地铁不到。

除了地铁站之后,他们又改乘电气火车。据说这种火车是从东德进口的,速度很快。

卢振军突然间冒了句:“合着是为了炫耀啊。”

其他人没反应过来,周秋萍和高女士却秒懂。

以前出国甚至买火车卧铺都是身份的象征,普通老百姓想也不要想。不是钱不钱的事,是你没这资格。

个体户挣钱了,经济地位提高了,政治地位却不如普通工人,加上这几年政策反反复复,他们动不动就沦为肥羊,被贪官污吏敲竹杠,出门也很难得到尊重。

于是出国对他们来说不仅是做生意,更加是对公家利益既得者的一种炫耀。

看,有什么了不起,我也能出国。我挣钱比你多,我在国外风光的很。

之所以强调国外,大概除了因为现在国外生活水平高之外,也有外国人在中国总是能够轻易享受到超国民待遇的因素吧。

确实幼稚且愚蠢,但好像也能理解了。

他们对外国人炫富,可能也存在某种隐秘的报复心理吧。

我在你们国家无法享受你们官方给予的像你们在我们国家一样的超高待遇,但我有钱,我就能享受,你们只能干看着。

至于更多的,他们还停留在外国人超高待遇上,潜意识里说不定以为自己受欺负了,当地官方肯定特别重视,毕竟外交无小事啊。

然而事实打脸,人家并不看重这些。

加上作为在国内生存艰难的个体户,他们出国前没少受大盖帽的欺负,对这些执法者怀有恐惧心态,特别不愿意跟对方打交道。所以他们就形成了这种既嚣张又怂的古怪形象。

周秋萍说着,突然间自己也反应过来:“所以中国人在外碰上事儿,不愿意去大使馆求助。外国官方执法机构和工作人员也抓住了他们这个心态,敲诈勒索的肆无忌惮。嗯,这里面也有偷渡没有合法身份害怕被抓住,加上六—四后以‘政治迫害’为理由出去的缘故。”

卢振军愣了下,突然间笑出声:“哟,你这顾问没白当,分析的头头是道啊。”

周秋萍笑道:“瞎想想呗。一样米养百种人,谁能说清楚别人是怎么想的。”

卢振军却一本正经地分析起来:“存在两种情况,出来的原先就是个体户的,大部分人文化程度不高。因为他们当中主动下海的是少数,绝大部分是没有工作没办法。学历高的话,早就端上公家饭碗了。而学历高出来的,绝大部分又是去年来的,他们政见不同,也许本来对政府没太大恶意,但出来后为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所以会猛烈攻击政府。这两种主动找大使馆的可能性都比较低,所以在外面受欺负了也只能忍着。”

李东方脱口而出:“你怎么就知道找大使馆肯定有用呢?外交无小事,不要影响国际友谊,要注意国际形象。宁与友邦不与家奴,先把洋大人伺候好了才是重点。你一个家奴别找事。”

前几年京城发生了件事。

一对小情侣压马路时,男的被个第三世界的兄弟绑了,女的被强了。后来还是女的解开了男友的绳子。她男友气得要拿砖头结果了那强奸犯。女方害怕闹出人命,脱口而出:“注意国际影响!”

这被当成笑话传开后,注意国际影响就成了个梗,带有强烈的嘲讽意味。

周秋萍又想揍李东方了,她现在顾不上国际形象。

但卢振军却点点头,居然没有骂他,反而表态:“你说的也有可能。这的确是个应该解决的问题。”

周秋萍打圆场:“等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立起来了,就好多了。”

电气火车到了,等待的人依次排队上车,没人抢座位也没人推攘,还有人主动帮忙搀扶老人。

周秋萍他们上去的时候,因为她和余成怀里抱着孩子,还有人主动让他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让座的人去后面找位置去了。

高兴同志这回真高兴了,一个劲儿叨叨:“这才是社会主义国家该有的样子。”

卢振军摇头,有点怅然:“说不清楚是不是了,现在□□社会主义。马列主义政党已经失去了领导地位,由社会党和自民盟联合执政。”

老太太眨巴眼睛,半晌回不过神来,小声地念叨了一句:“咋就不是了呢?”

石磊想说这不是挺好的嚒,但被周秋萍警告地瞪了眼,搞得他不敢再吱声。

电气火车有六节车厢,里面蛮宽畅的。车子速度很快,周秋萍感觉没过一会儿,火车就停下了。

大家又依次排队下车,布达山上亮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